科普健教
    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 >  科普健教
    睡眠障碍与精神疾病
    浏览次数:88 投稿:预防保健科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0-07-08

    良好睡眠不仅能够恢复神经细胞正常功能,刺激垂体前叶生长激素分泌,增加核蛋白合成,对于维持机体正常健康至关重要,长期睡眠障碍可损害认知和社会功能,增加行为问题和酒精滥用,引起个体的绝望感和自杀意念; 对不良刺激易感性增强,更易受外部应激损害,可大大增加个体罹患各种精神障碍的风险。


    睡眠医学与精神医学相互交叠、相互影响,精神疾病常伴发睡眠障碍,睡眠疾病又可诱发、加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,两类疾病共病情况较为普遍。如:精神分裂症、创伤后应激障碍、焦虑症、抑郁症等均可伴发睡眠障碍, 且在多导睡眠监测中表现存在差异。2014 年国内一项精神疾病睡眠质量调查中显示:精神分裂症,抑郁症,广泛性焦虑障碍,惊恐障碍 4 组患者均呈现出入睡时间延长、总睡眠缺乏特点。严重程度方面抑郁症患者表现最为突出,患者合并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 64%,而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则为 58.82%。


    伴发因素


    1. 情绪因素

    精神疾病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兴奋、被害、抑郁、焦虑或恐惧等多种情绪,较健康人群而言,睡眠质量低下。
    2. 药物因素 
    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,如抗胆碱能药物、氯氮平等均可诱发患者合并出现睡眠障碍。
    3. 环境因素 
    住院环境的封闭式管理,病房中病患噪声干扰,可导致患者睡眠质量显著降低,使患者睡眠障碍更加严重。
    抑郁症与睡眠障碍
    睡眠障碍是抑郁障碍的重要临床症状,且睡眠障碍可早于抑郁症发病前出现。对于抑郁首次发作前较长时间内存在的失眠病史,符合慢性失眠诊断标准的,可作出抑郁共病失眠诊断。当抑郁症的发生为睡眠障碍发生的明确病因时,可作出抑郁相关性睡眠障碍诊断。
    普通人群中,近 20% 失眠患者及 10 % 睡眠过多患者存在抑郁倾向。一项对抑郁症患者研究显示,90% 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。另一项青年人群睡眠调查研究表明:存在睡眠紊乱主诉者抑郁症发 病率明显增高,其中失眠者并发抑郁症发病率高达 31.1%, 而无睡眠紊乱主诉者中抑郁症发生率仅为 2.7%,睡眠障碍与抑郁障碍间存在密切关系,睡眠障碍或为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及前驱症状。
    焦虑症与睡眠障碍
    焦虑症并发睡眠障碍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,近年来动物实验表明,无论是幼鼠或成年鼠,睡眠时脑内乳酸盐浓度较低,转移至新环境中后,入睡前动物的活动明显增加,睡眠期脑内乳酸盐含量显著升高, 推测与新环境引起的焦虑情绪有关。
    焦虑症发生与睡眠障碍存在密切关系,失眠是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,同时也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前驱症状。到目前为止,广泛性焦虑障碍引起的睡眠障碍一般无特定始发年龄。但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,女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发病率是男性的 2~3 倍。对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的睡眠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,睡眠质量与焦虑、抑郁的发生关系密切。在初中学生、大学生人群中,存在睡眠问题者均接近 20%,超过 10% 的学生存在焦虑症状,睡眠质量可以评估焦虑、抑郁状态。存在睡眠障碍老年人中焦虑障碍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者,且睡眠障碍的程度与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。一项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睡眠问题的研究发现,睡眠障碍与精神障碍共病现象非常普遍,睡眠障碍可以预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升高。在成年人群中,慢性失眠也可以预测焦虑障碍发生的风险
    顶部 打印 关闭

    微信号:zmdszxyydyh

    copyright(c)2008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地址:驻马店市中华路西段747号

    24小时服务热线 0396-965558

    急诊:0396-2726120 2726243

    豫ICP备05004515号-2
   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367号
    预约挂号
    门、急诊就医流程
    住院服务流程
    检查检验须知
    坐诊时间
    医保指南
    病历复印
    家庭化产房
    特殊人群优先措施
    来院路线
    投诉流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