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理健康知识科普】——“老年抑郁症”
浏览次数:124
投稿:预防保健科
来源:
发布时间:2020-09-08
老年抑郁症指年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出现的抑郁障碍,其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障碍,在伴发躯体疾病患者中患病率可能更高,以药物和心理治疗为主,抑郁治疗后更易复发。
易患人群
1、年轻时有过抑郁发作的老年人;
2、健康状况较差(比如发生过脑中风或者合并有慢阻肺、高血压等慢性疾病,长期服用抗高血压类、激素类和化学药物等)的老年人;
3、个性中喜欢逃避问题、追求完美、思虑过度的老年人;
4、贫困、独居、没有家人及社会支持的老年人;
5、近期生活中发生重大变故的老年人(如突然退休、社会地位下降,突然离异,丧失亲人、特别是配偶突然死亡的老年人);
6、直系亲属中有抑郁症患者的老人。
老年抑郁症易与一些其它症状相混淆,若普通门诊检测不出病因,应去精神疾病科。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病会增加老年人患抑郁症的风险;脑梗后会有三分之一的人容易患上抑郁症,因此这两类患者家属家人更要了解老年抑郁症,早发现早治疗。
治疗
一般治疗
改善不良生活方式、心态,加强饮食护理,对伴发的躯体疾患给予恰当的治疗。
药物治疗
由于个体差异大,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、最快、最有效,除常用非处方药外,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。主要为抗抑都药,有时也会辅助小量抗精神病药、抗焦虑药、心境稳定剂、镇静催眠药等其他类药。
心理治疗
运用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,治疗患者的心理、情绪、 认知与行为有关的问题。
治疗的目的在于解决患者所面对的心理困难,减少焦虑、抑郁、恐慌等精神症状,改善患者的非适应行为,包括对人对事的看法、人际关系,并促进人格成熟,能以较有效且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心理问题及适应生活。
主要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治疗、基于问题导向的治疗、人际关系治疗等。
预防
老年人因机体老化带来一系列生理、心理变化,因而更易患抑都障碍。抑都不仅造成老年人生活和精神上的痛苦,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。预防老年期抑郁障碍的发生,需要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加强关注,若存在抑都,建议及时到专业机构规范诊治,并加强家庭社会支持,帮助老人以良好状态享受晚年幸福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