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
    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 >  科普健教->健康科普
    冬季养胃十注意
    浏览次数:299 投稿:预防保健科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-02-08

    1.注意保暖

    冬季气温低会使胃部的活动减缓或出现胃痉挛,还容易导致“肠易激综合征”,出现腹泻、疲劳和浑身无力等情况。因此,一定要注意胃部保暖,适时增添衣服,睡觉盖好被子,给胃一个温暖的环境,以防因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已有病情。

    2.多食温性食物

    蛋白质等物质的分解,产生更多的能量,以适应机体的需要。膳食中应多补充产热营养素,如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质,以提高肌体对低温的耐受力。此外,胃喜燥恶寒,应多吃些温阳暖胃的食物,如牛羊肉、韭菜等。

    3.每餐定时定量

    冬季日照时间变短,天黑得比较早,很多人改一日三餐为两餐,并提高两餐的餐量。这种做法容易引起胃酸分泌紊乱而使胃黏膜受损。

    每日三餐应定时定量:

    早餐在6:30~8:30,摄入能量为每日能量摄入总量的30%;

    午餐在11:30~13:30,摄入能量为每日总量的40%;

    晚餐在18:00~20:00,摄入能量为每日总量的30%。

     

    4. 择时饮水

    最佳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,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。此外,长期食用汤泡饭也会影响消化。

    5.食物温度适宜

    冬季天气寒冷,很多人喜欢吃温度较高的食物。但人的食道壁由黏膜组成,只能耐受50~60℃的食物,超过这个温度,食道黏膜就会被烫伤;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,也不利于人体健康。因此,食物的温度要适宜,以温热为主,多吃炖菜、炒菜,少吃凉拌菜,喝汤不要喝刚煲好的滚烫的汤。

    6.细嚼慢咽 狼吞虎咽的吃饭方式容易导致体内积食,增加肠胃负担,减缓肠道蠕动速度。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与胃液混合均匀,促进消化吸收,还可以提高某些营养成分的吸收率。建议每口食物咀嚼30次,每餐用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。

    7.散步消食

    冬季的饭后散步可改为室内,并且不要饭后立刻走,而应在饭后20~30分钟以后进行。“饭后百步走”只适合平时活动较少、体型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。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不宜饭后立即“百步走”。

    8.心情舒畅

    很多人都有过“一生气就胃疼”的经历。要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悦。冬季日照时间缩短,容易引起情绪低落,建议坚持运动,尽可能多晒太阳。

    9.注意卫生

   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病的元凶之一,特别是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,幽门螺杆菌易导致胃病的发生或复发。因此,要定期更换牙刷,并坚持每餐饭后正确漱口。

    10.慎重服药

    不少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,可损伤胃黏膜,甚至引起溃疡,胃病患者要慎服。暂时性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,也不宜随意服用抗生素、解痉类和止泻类药物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顶部 打印 关闭

    微信号:zmdszxyydyh

    copyright(c)2008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地址:驻马店市中华路西段747号

    24小时服务热线 0396-965558

    急诊:0396-2726120 2726243

    豫ICP备05004515号-2
   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367号
    预约挂号
    门、急诊就医流程
    住院服务流程
    检查检验须知
    坐诊时间
    医保指南
    病历复印
    家庭化产房
    特殊人群优先措施
    来院路线
    投诉流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