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焦虑障碍?
浏览次数:147
投稿:预防保健科
来源:
发布时间:2021-07-19
焦虑障碍是极为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,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,是过度害怕和紧张,并伴有相关行为紊乱的一类疾病。主要表现为“无明确客观对象”或“对特定事物、对象、情况”的紧张担心、坐立不安,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(如心悸、手抖、出汗、尿频、失眠等),可伴随躯体症状,比如紧张性头痛、原发性高血压、哮喘、湿疹、斑秃,以及免疫力下降导致的肿瘤病变等。
焦虑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1.分离焦虑障碍。主要表现为个体与其所依恋的对象分离时,产生过度不安的情绪反应。
2.选择性缄默症。就是在某些特定场所持久地保持沉默,“拒绝”讲话或懒得说话。
3.特定恐惧症。对某一特定物体或特定情境,产生强烈的、不合理的害怕或厌恶,儿童时期多发。典型的特定恐怖是害怕动物(如蜘蛛、蛇),自然环境(如风暴),血,针管注射或某一个特定情境(如高处、密闭空间、飞行),竭力回避。
4.社交恐惧症。主要是在社交场合下,不可控制的、即刻的焦虑发作。对社交互动(如会餐、舞会、沙龙)和那些可能被人注意的场合(如会操、演讲)产生持久的、明显的害怕、回避。表现是多种多样的:表情尴尬、发抖、脸红、出汗、行为笨拙、手足无措等,害怕与人近距离相处,尤其回避与别人谈话。
此外,还有场所恐惧症、惊恐障碍、广泛性焦虑障碍,以及其他物质或药物导致的焦虑障碍,其他特定、未特定的焦虑障碍等。